全站搜索
文明校园创建
 
当前位置
新闻搜索
 
 
文章正文
大同一中南校2017-2018学年教师成长论坛第二次活动
Published:2018-04-23 17:10:53    Text Size:【BIG】【MEDIUM】【SMALL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秋堂风露月初弦   相逢只说好江山

——学本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全面运用的感受

大同一中    张敏

今年暑假,我参加了大同市骨干教师培训班,之后又参加了大同市青年教师培训班,两次上课虽内容大致相同,但我却越听越入迷,越听越津津有味,越听内心越澎湃。以前培训了很多次,一般都是一个感觉——“仰望星空,脚踏实地”(听着吧,人家老师讲的真好;心里吧,却在怀疑;咱们能用上吗?所以还是脚踏实地吧。)但是,今年的报告让我没有这样的心理落差,反而有一种期盼开学的心思,恨不得马上就回去要用,所以在听课上也就不断的产生更多的期盼以及更多的行动。比如我的座位就有了变化:第五排     第三排

第一排。所以因为这股子莽撞劲儿,我有了一位很帅的同桌:李永泽科长。我很感谢李科长,尤其是-+每次进入会场看到这个“这么不懂事儿”的“家伙”后那种宽容与理解的眼神,是他的默许与鼓励才有了我之后笃定的坚持。

这不禁使我想到了原来的我——每次上课,都早早就做好准备:如何导入,如何过渡,如何提问,如何设计活动,如何总结,时间如何安排等;虽然在讲台上“飒爽英姿”,要不引经据典,要不寻根溯源,要不跟进生活,要不追逐前沿,台下满满的喝彩和欢笑,但学习效果并不明显。这不是学习该有的样子啊。所以我们领导总说:“张敏呀,你讲的再好,但还是讲得多啊,老毛病啦,要改!”现在回头想想,我觉得我就像个不倒翁,甭管世事如何变迁,我自岿然不动。不是不想动,而是身动、心动、底盘不动。这个底盘就是我的不放心,不放心自己的设计,不放心学生的能力,最不放心的就是课堂怎么可以将给学生,那岂不是“天下大乱”吗?

可是真正的好的课堂真的可以交给学生,不仅仅是个别的优等生,而是全体学生;天下不仅没有乱,反而有序进行,孩子们都参与进来,快乐而且有收获。这就是这段时间以来我实践学本课程最大的体会。这些收获是龚雄飞院长娓娓道来的理念唤醒的,是一个一个经过反复剖析的精彩微格课堂验证的,是让我这个不倒翁能把底盘挪动的根本原因。我看到了从前的固步自封、畏首畏尾;其实不仅仅是不放心,更是没有方向。于是,我决定我要勇于尝试:

初一年级的孩子们刚刚升入中学,新鲜好奇,充满了稀奇古怪的想法。同时他们也在审视,审视眼前的初中是否和以前或者和自己的想象一样。他们总是自信满满,无所畏惧。但是对于学习,尤其是生物学科,以前从来没上过,他们表现出的疑问远远大于决心。于是,在开学第一节课,我就上了一节学本教学模式的方法课。从课堂流程,到每一阶段的具体要求,以及每一阶段学生自己可以做到的,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做到的,在展学环节的展示方式等基本上教给孩子们方法,让学生自己就有所了解。从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全新的课堂尝试:初中生物学本课堂。

学本课堂强调三环节:自学、互学以及展学。

自学环节,强调的就是自主学习。最早直接强调自主学习的文献可以追溯到《孟子》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孟子曰:‘君子深造之以道,欲其自得之也。自得之,则居之安。居之安,则资之深。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原。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。’”意思就是说:君子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深造,是想使他自己获得道理。自己获得的道理,就能牢固掌握它;牢固掌握了它,就能积蓄很深;积蓄深了,就能左右逢源取之不尽,所以君子想要自己获得道理。我以前也强调预习,但仅仅是让学生走马观花,孩子们一般都不得要领,执行几天之后就无疾而终了。现在通过自学环节,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主问题。课前预习的同学可以再次熟悉知识,并尝试回答主问题;课前没有预习的同学集中精力高效预习完成主问题;对于难理解的知识,可以进入下一环节。该环节我一般安排5分钟。这5分钟其实是孩子们拉开差距的主要时段,自觉的孩子早早预习再度熟悉,不自觉的孩子通览全课囫囵吞枣。所以这段时间,在他们自学的时候,我主要深入到孩子们中间做具体的学法指导。在这一阶段我发现了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:他们对待学习可以做得非常棒。他们阅读课本,勾画自己认为的重要知识点,他们查阅资料、解决预习问题。重要的是,我看到了预习对于他们思维广度和深度的锻炼。有些孩子对待问题的考虑方式甚至非常独到。比如,468班的一位女孩子,她每一节课的预习详尽而且条理,所以每节课上课她的状态都超级好,每次的回答问题以及其他展学机会好多孩子都慢慢的让给了她。

对于主问题的设计,我开始尝试着利用导学案的教材导读,但有时它的问题很多,不精炼,问法也较为繁琐;所以后来几节课我自己设计主问题。比如:《练习使用显微镜》这节课我设计的主问题就两个:主问题1、光学显微镜中如何利用光?

主问题2、光学显微镜如何观察?

想要直接回答这两个问题对于孩子们有难度,因为书上绝对找不到答案。所以我又做了每个问题的分步骤:

主问题1的分问题:显微镜如何营造光学通路?(光照 →→ 反光镜→→光圈→→通光孔→→物体→→物镜→→镜筒→→目镜→→眼睛)

光线强弱变化时如何调节?(光线明亮时,需要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;反之,光线阴暗时需要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。)

主问题2的分问题:如何执行操作步骤?取镜和安放,对光,观察,收镜。)

视野中会看到什么?

1、明亮的圆形视野。

2、倒立的像。

3、放大的像。放大倍数的计算问题

4、偏离的像如何移动到事业中央。

5、放大倍数高与低的时候视野内像的比较。

6、视野内的污物如何确定位置。)

(这个问题非常难,所以要全部答出来几乎不可能。但是可以通过后面的环节慢慢引导孩子们自己得出结论。)

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既有层次性,可以逐层深入;又能有更生活化的感受,避免了生涩名词的干扰。更重要的是,在思维的专注度以及深度训练方面有很好的效果。

互学环节 就是交流讨论。但是以前我对这个环节总是想做但做不好。 用龚院的话说“更像是表演秀或花瓶式的点缀。”于是,我通过认真学习,从最基本的开始改变:

1、互学阶段不讨论已经学会的知识,不讨论完全不会的知识。

2、互学阶段主要讨论小组内成员通过自学产生的问题。

3、组长作为小组内品学兼优的代表,不能一言堂盖而定论,主

要以解决其他同学的问题为主,但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展示出供

所有小组成员提高思维深度。

4、通过小组讨论,要有能体现小组成果的结论、表格、甚至演

讲。由组长根据具体问题以及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选出小组的

展学代表。     

这一阶段,是让我最想不到的阶段。只要将脚步深入到孩子们中间,他们的种种表现让我看到了课堂也可以使孩子们的殿堂。他们有的小组分工明确,主讲人、补充者、记录君、展示粉;有的小组和谐共享,其乐融融;也难免会遇到辩论的面红耳赤的小组。我想这就像是他们将来的会议室,是他们展示能力的提前预演,是他们学会人际交往的必由之路。我在上《生物和环境组成生态系统》时,我就让他们做投资老板,选择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去投资,孩子们都顿时成了投资方,讨论时那场面都有点APEC会议的势头了,他们眼光长远,懂得因地制宜,懂得成本控制,更懂得不能只禁锢于眼前利益。所以在后面画食物链的时候,他们笔下的合理的食物链比标准答案都多。

互学阶段最高潮的部分不是互动时的情绪激昂、侃侃而谈以及针锋相对,而是把全组成员全部带动起来。

展学环节,我们以前也用,甚至形式也差不多,但我们传统的展学环节主要是展示成绩,展示孩子们已经学会的;但是学本课程模式中的展学环节主要展示还不明白的问题。展示的时候小组内可以互助,也可借助小组外其他同学的力量,最后也可向老师寻求帮助。而龚院长说:“展学是提升血本教学品质的关键环节。”我觉得,我做的比较好的有两点:

1、展学习成果,方式多样:有单人式的,有合作式的;有文字式的,有演讲式的,还有表演式的或者游戏式的。

2、展遗存问题 ,不遗余力。在这里我们一般优先选择有遗存问题的小组先展示;然后全班帮忙。若在帮忙过程中有任何知识上的问题,也可请出老师帮忙解决。

以上三环节相结合的课堂模式下,咱们老师其实根本无法掌控课堂,课堂的走向由孩子们决定。很多时候,孩子们的表现让我都觉得震惊,他们的思维深度很缜密,知识广度也很博杂。三环节后,一般由我来进行知识梳理,并引导精炼的限时训练。 若课程进行很顺利难度不高,我就让学生进行总结,并讲解限时训练题目。所以很多时候教案都无法提前完成,我一般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先写提纲,像主持人的串词一样,主要设计主问题和分问题,选择好的题目作为限时训练的样题;课后填补真实的课堂内容,往往与预设结果并不相同。虽然有些麻烦,但是这样便使教案不只有计划和反思,更有实践和提高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学本教学的思路和模式让我从教本讲台走下来,站在学生中间,聆听他们的声音;让我从知识把控中解放出来,发现人才,培养人才,学生才是我们教学的生命线。我期盼我能够再有机会深入学习学本课程模式,也期盼我的努力可以变为孩子们爱上学习的星星之火,更期盼在我们所有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,最终成就大同教育的燎原之势。

    谢谢大家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简介:

张敏,大同一中南校生物教师,2008年参加工作,踏实努力、思维创新、善于学习,成绩有目共睹。她是我们大同一中初中学段唯一的一位生物学科的班主任。张敏老师除了工作上精益求精之外,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青年,她擅长活动策划及组织、尤其是曲艺表演,师从柴京云、柴京海二位老师。她的课堂总是洋溢着欢笑,她的讲授也绽放着生活的光芒,更重要的是她把学本教学模式带进课堂,伴随着不知不觉就显现出来的曲艺元素,使得课堂更加灵动。

开学以来,学本模式的应用在学生中好评如潮,在家长中反响热烈,在校领导的听评课过程中也让人耳目一新。张老师在本次讲座中除了分享了自己对学本教学的认识,也从几个角度分析了自己运用之后的心得和感受。比如,主要分享了张老师对自学阶段的主问题设计的运用心得,让很多老师都很有感触;以及她在互学、展学阶段的不同运用也让我们看到了学习的力量。

 

脚注信息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18-2021 大同一中文明校园网

晋ICP备17004866号